今天是

鄂州市住房公积金中心关于政协鄂州市第九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第20220003号提案办理情况

信息来源:市住房公积金中心 日期:2022-04-01

   政协鄂州市第九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第20220003号提案关于武鄂同城化的关键是人的同城化的建议

                                            

  石浩 

  建议内容:

  城市抱团成圈,既是发展客观规律,也是未来发展必然趋势。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发展是省委重大决定部署及发展重要举措。武鄂同城、城乡融合是鄂州发展定位,建设武汉城市圈同城化核心区是鄂州发展目标。武鄂同城化已形成共识、深入人心。产业是经济竞争的基石,是实体经济的底座。同城化发展基础在产业,未来在科技创新。创新驱动实质是人才驱动,人才之难万冀一,一士其重九鼎轻。遵循马克思主义人的发展理论,践行习近平人的发展重要论述,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留得住人才,同城化发展才会迈向高质量。 

  一、葛店开发区人的同城化现实表现 

  一是人口流动激增,城市活力日益焕发。葛店第七次人口普查流动人口约15万,常住人口约10.5万(较第六次普查人口净流入3.84万人,增长59%),户籍人口约8.3万,地铁日均运送9616人次(最高峰达1.91万人次),公交日均运送8850人次。2017年至今,新增商品住房32499套,销售新建商品住房22387套,销售二手房7283套,购买主力为武汉上班族以及周边城市养老者。区内规上企业201家、高新技术企业114家,企业员工约2万人(其中大专学历以上人员约1.4万,高中级职称人员约3000人,研发人员约3000人)。 

  二是产业集聚发展,城市潜力日益迸发。按照“规划同编、交通同网、科技同兴、产业同链、民生同保”理念,葛店紧扣“一核两级多点支撑”区域发展布局,奋力实现“桥头堡”,切实把地域优势转变为发展胜势。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157”产业集群,与东湖高新共建100平方公里光电信息产业聚集区,先后引进三安光电、芯映光电、瑞华光电重大项目;借助光谷“生物城”带动葛店“药谷”发展,共同打造大健康产业集群,围绕区域内重大项目载体,培育引进容百锂电等一批硬核企业,实现产业同链。2021年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06亿元,工业产值669亿元,固定资产投资200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130亿元,全社会用电量28亿度。光谷研发、葛店生产企业已接近100家。全区规上工业企业直接为武汉配套约占25%。 

  三是民生服务持续改善,城市功能日益完备。交通初步形成“一小时通勤圈”,第三代社会保障卡加载“武汉通”功能,对涉企行政服务高频事项实行“跨域联办”,并完成全省首例跨市市场主体办理事项。积极探索两地人才社会保障、就医就学、公积金等政策同城化,逐步推进更多行政审批和政务服务事项跨域联办,互办互认,让群众办事更省心。葛店高中、实验小学建成开学,省中医院武东院区开诊,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公卫楼、后勤楼主体结构完成,图书馆项目主体结构完工,华润城市综合体商业街已完成装修,秀海湖公园、车湾湖公园、文体公园等一批城市公园建成使用。 

   二、加速推进人的同城化的相关建议 

  一是以思想破冰引领带动同城化、城市化发展。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打破“一亩三分地”的惯性思维,树立“一盘棋”的全局意识,以思想破冰增强同城化工作力度,在创新同城化发展体制机制上下功夫,制定科学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完善金融、投融资、医疗、住房、环境等方面的政策举措,通过政策让利密切武鄂人员来往,增加城市人口,提高城市化率。让同城化的开放融合凸显浓厚的民生本色,用“同城化”硕果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 

  二是着力发展实体经济,增强产业吸纳就业能力。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也是经济发展最基本的支撑,以美好生活为导向建构人的发展生存根基,打破“空城”魔咒,确保人才引得进、留得住。做强一批“顶天立地”大企业,发展一批“铺天盖地”中小企业,加快打造“光芯屏端网”、大健康等万亿产业集群,实施现代服务业品牌化建设,培育更多就业增长点,引导中小企业走专业化、精细化发展之路,不断提高“专精特新”企业的数量和比重,巩固提升企业吸纳就业主力军作用,以实体经济发展确保提供稳定的就业岗位,让人民群众获得稳定的工资收入。 

  三是补强城市短板及完善社会保障,增加城市吸引人的能力。人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者、传播者,为城市的发展源源不断注入活力。开发区要进位30强,须在上市企业数量、研发平台建设、高技能人才引进、外资外经外贸上下足功夫。通过不断补齐城市功能短板及完善社会保障吸引高端人才,进一步冲破武鄂行政壁垒,推进公共服务领域系统互通、资源共享、信息互认,不求所有但求所用,更多领域实现共建共享、更大程度实现“同城待遇”。积极探索在社会保障、就医就学、公积金、交通等政策标准与武汉同城化,以武汉优质公共服务资源为主导,通过合作共建、委托管理等创新模式,建设跨区域的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合作载体,扩散服务功能,拓展覆盖空间,提升葛店开发区公共服务整体水平。 

  四是夯实社区服务功能和保障水平,提高社区治理效能。通过强化党建引领、优化网格管理,夯实社区精细化管理,以民生需求为导向,把方便群众、服务群众作为社区建设的立足点,落实社区就业、文化、教育、社会保障、卫生、居家养老等服务功能,为农村人向城市人转换、外来人向本地人转换提供最贴心的服务。打造“10分钟生活圈”,在群众居住的10分钟范围内,配备生活所需的商超、菜场、药店、诊所、学校、广场、公园、交通、办证等基本服务功能,一站式解决群众生活琐事,“圈”出人民群众稳稳的幸福。   

  主办单位:市发改委

  会办单位:葛店开发区,市公积金中心,市交通运输局,市人社局,市商务局,市行政审批局,市医疗保障局

  

  答复内容: 

  市发改委

  现将政协鄂州市第九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第20220003号提案提出的关于武鄂同城化的关键是人的同城化的建议的落实情况函告如下,请综合后一并答复代表。

  一、武鄂公积金同城化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

  两市住房公积金实现异地互认互贷。当前,武汉、鄂州两地职工在购房申请住房公积金异地贷款,已取消户籍地限制,享受本地职工同等待遇。2021年至2022320日,武汉缴存职工在鄂州申请公积金异地个人贷款共149笔约5923万元;同期鄂州缴存职工在武汉申请公积金异地个人贷款41笔约1700万元。

  两市公积金异地转移接续实现同城转移。2022218日,武汉、鄂州市公积金中心在全省首先实现异地接续同城转移,从政策管理和信息系统上双向发力,突破公积金异地转移接续必须在缴存地地满6个月这一限制条件,职工流动时做到了账随人走,钱随账走,进一步释放同城化政策利好,消除职工工作流动的后顾之忧。2021年至2022320日从武汉转入鄂州的公积金48笔、约62万元;同期鄂州转出到武汉的住房公积金224512万元。

  两市公积金政策趋同持续推进。20211112鄂州市住房公积金管理委员会审议通过新的住房公积金归集、提取、贷款管理办法新的办法高度融合借鉴了武汉公积金中心的相关政策规定,结合鄂州实际,为两市职工同城同待遇打下坚实基础。

  两市公积金跨市通办持续推进。为真正实现两地住房公积金互为业务办理窗口,2021年底武汉、鄂州两市公积金中心做足准备,建立了窗口直联的工作机制,成了互为窗口工作专班。2022317日,两市进一步开展互为业务办理窗口工作培训会,对双方柜面人员进行点对点的业务培训,明确了一窗办理的路径和方式,对各自最新业务流程和规则开展了讲解培训,并交换了公积金业务知识库,改造了各自业务信息系统。两市互为业务办理窗口的公积金业务涵盖了贷款信息查询、贷款职工公积金缴存使用证明、退休提取公积金以及公积金单位登记开户、公积金单位及个人缴存信息变更、购房提取公积金、开具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全部还清证明、提前还清公积金贷款等服务事项,两地公积金缴存职工可在两地公积金中心的任一窗口直接办理上述业务。武鄂两地作为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发展核心区,率先实行公积金互为业务办理窗口。今年1月至320日,鄂州公积金中心共为武汉缴存职工和武汉公积金中心直收代办住房公积金购房提取、公积金贷款等业务8笔。

   二、武鄂公积金同城化发展推进主要措施

  一是达成原则共识,进一步明确合作基础。2022214日,鄂州市住房公积金中心党组书记、主任吴力胜一行6人到访武汉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就深入推进武鄂住房公积金同城化发展问题,和武汉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党组书记、主任张灼,党组成员、副主任谢济全等进行了深入交流。双方一致认为,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发展是省委、省政府实施区域发展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武汉、鄂州作为武汉城市圈的核心区域,两地公积金中心要提高政治站位,找准目标定位,体现担当作为,要把战略的坚定性和策略的灵活性结合起来,找准工作切入口和着力点,以项目化推进,实体化运作为抓手,改革创新,先行先试,为武汉城市圈住房公积金同城化发展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和做法。

  二是签署合作协议,进一步明确合作内容。2022317日,武汉、鄂州两市公积金中心签署《武汉鄂州住房公积金同城化发展合作协议》,以战略合作协议的形式,进一步明确了两市全面深化住房公积金异地互认互贷,取消职工申请异地贷款时的户籍地限制条件,探索由缴存地公积金中心发放异地贷款;取消两市公积金异地接续限制条件;成立工作专班拟定联办流程,以全程网办、代收代办、两地联办等方式实现为业务办理窗口;加快城市圈住房公积金同城化互联共享平台建设;开展委托扣划住房公积金偿还异地贷款业务等五个同城化发展大方向。

  三是设立工作机构,进一步明确运行机制。20211213日,两地成立了数据互联共享平台和异地委托划扣工作专班,探索建立本地缴存冲抵异地住房公积金贷款的可行性及流程机制。20211229日两市公积金中心成立了窗口直联工作专班,探索推进武鄂公积金中心互为业务办理延伸窗口,两地职工可就近办理异地公积金业务。2022年武鄂两市率先推出了城市圈内取消缴存职工在转入地公积金必须缴存满6个月限制条件异地贷款同城同待遇扩大住房公积金业务联办范围三大创新举措202223月,两市工作专班开展了多次学习交流和业务培训,并制定发布了各自业务规则和流程,进一步夯实专班同城化工作基础。

  四是创新信息平台,推进数据共享互用。经充分需求调研和磋商,武汉鄂州两市提出并启动了住房公积金同城一体化发展数据互联共享平台,大力推进科技赋能平台创新,以武汉、鄂州公积金系统互联为样本,整合城市圈内各公积金中心业务数据和信息资源,实现公积金中心之间的互联互通、数据共享。今年以来,两市公积金中心采用线下和线上的方式召开了数据互联共享平台研讨会,进一步讨论拟订了共享平台技术架构、标准规范和工期进度,扎实推进共享平台建设。通过上线数据互联共享平台实现与异地政务部门信息资源共享打破跨地域、跨部门信息壁垒,促进住房公积金跨市通办业务事项工作开展全面提升业务协同能力、风险防控能力数据跑路代替群众跑腿大幅提升城市圈公积金中心业务办理效率、群众满意度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

站点地图.
网站标识码:4207000011 ICP备案编号:鄂ICP备05017375号   鄂公网安备 42070402000201号
政务咨询:12329 联系地址:湖北省鄂州市鄂城区滨湖南路62号 联系人:综合科 联系电话:027-60281979 邮政编码:436000
版权所有:鄂州市住房公积金中心 主办:鄂州市住房公积金中心 点击总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