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鄂州市住房公积金中心关于政协鄂州市第九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第20220143号提案的办理情况

信息来源:市住房公积金中心 日期:2022-04-01

   

  政协鄂州市第九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第20220143号提案关于加强人才和人口引入和流动、服务鄂州“两区一枢纽”发展的建议               

  

  

  卢鹏荐  

  建议内容: 

  在武汉城市圈中,鄂州是最近的城市,也是最有优势的城市,地域优势和资源优势明显,在享受武汉产业外溢福利的同时,也在承受武汉对鄂州人才的吸纳效应。在发展过程中,鄂州一定要抓住机遇,享受到武汉发展的辐射作用,而不能让武汉的虹吸作为产生效益,这样鄂州一定会抓住机遇快速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是基础,首先是人才,其次是人工,要发展,人要先行。鄂州是湖北省最小的地级市,也是人口最少的地级市。随着人口红利的逐步减弱,企业的增加,企业招工难的问题也将更加凸显,将同时存在招才难、招工难的问题。城市之间的竞争将呈现人才和人力的同时争夺,人才和人力的优势与否将直接决定了城市的发展。 

  建议: 

  一、多措施并举,加强高层次人才和多样化人口的引入 

  1.引进人才,服务于鄂州科技创新,服务人武汉城市圈,提高人才层次。 

  2.继续迅速推进和扩大鄂州“招硕引博”的引才政策,在月度工资和人才公寓等政策上继续加强,目前的工资补贴和人才公寓还远远不够,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人才需求。比如在葛店,要招聘到好的研发人才,一定是要比武汉要高出很大比例的薪酬,人才才回到葛店工作,否则他们宁愿工资低点在武汉工作。 

  3.在人才购房租房方面进行优惠或者补贴,或者提供一定的廉租房或者人才楼。沿海地区很普遍,武汉周边也已经有城市对于博士和硕士以上的人才买房都有优惠和补贴,对于更高层次的人才,购房优惠幅度更大。等多方面全面综合支持,继续进一步扩大比例和支持的力度,快速将高层次人才的数量提升起来,服务于鄂州的科技创新,在武汉城市圈中抢先抢占科技人才的聚集地。 

  4.形成多层次多层级的梯度人才落户政策,除了目前的331人才政策以外,进一步制定多层次梯度人才引进措施,多等级、多类型的政策,从不同等级的研发人才、工匠人才、高级技工等多类型的人才扶持政策。 

  5.加强技工类人才的培养,为武汉城市圈建设提供更多的技工人才。一方面加强鄂州本地职业学校建设,并提供就地就业的支持政策,要本地的学校学生能够为本地所用。 

  二、引进人口,发挥新的人口红利,为武汉城市圈和鄂州发展提供持续的劳动力支持 

  1.人口红利逐步在减弱,要发展建设武汉城市圈,人力也是其中的关键,没有劳动力,企业也不愿意来,要么有现有的富裕的劳动力,要么有足够吸引外地劳动力来鄂州工作的条件和政策。鄂州除了要大力引入科技人才以外,还要引进人口,在后人口红利时代,进一步向鄂州引进人口,建设成强大的劳动力,服务好城市圈建设。 

  2.制定便捷的落户政策,统筹形成有吸引力的房地产政策,对外地人在鄂州务工满一定年限可以给与一定的落户政策支持,让更多的人才和人口落户定居到鄂州。短期可能有一定的财政压力,可以考虑从企业、政府一起来支持,以但是长远一定是有助于鄂州的发展,为企业留住大量劳动力。 

  3.筑巢引凤,完善葛店开发区和临空经济区的住宿、商业、体育、文化、教育、医疗等综合配套设施,先可以在葛店和临空区形成一两个样板生活区,形成样板。人口起来了,消费也起来了,从另外一方面促进鄂州经济发展。 

  4.出台鼓励二胎三胎政策,提前布局二十年后的鄂州发展。并且逐步建立完善的幼儿托管托育场所,为后续人口的增长提供周到的社会服务,同时也为现有的鄂州主要劳动力分担看护任务,释放劳力,进一步的让其专注于为鄂州经济和企业服务。 

  三、加强鄂州-武汉和鄂州市域内部人口的强流动,服务两区一枢纽和武汉同城 

  1. 形成更多的“武汉人工作在鄂州,住在武汉”。通过多样的人才和人口政策,让更多的人来鄂州创新创业,来鄂州工作。产业链和武汉对接,在鄂州优先在葛店建成对武汉的虹吸点,反向在人才人口上形成对武汉的人才虹吸现象。 

  2.形成更多的“武汉人住在鄂州,工作在武汉”。发挥鄂州特别是葛店和梁子湖与武汉毗邻的优势,发挥鄂州宜居的优美生活环境,统筹形成适宜的房地产政策,让人才和大量人口在鄂州买房定居,增加鄂州和武汉人员的流动。看似是在武汉上班,但是生活在鄂州,消费也会在鄂州,同时后续也会有更多的在鄂州就业的机会。 

  3.鄂州各区内部要先形成大流动。鄂州各区域很分散,交通极为不变,人员跨区流动非常不方便。这样就不能很好的让劳动力在鄂州各区域内部流动起来,造成葛店、临空等开发区不能很好的获取其他区域的劳动力资源。 

  4.人员大流动,交通和政策是基础,要先行。建设开通鄂州市各区域之间的快速通道和快速公交线路和定制公交。如开通直达的葛店南-鄂城,葛店南-梁子湖,葛店-临空之间的快速交通,实现半小时直达,把几个区连城一篇,让鄂州市的人员每天在各区之间快速的流动起来,劳动力可以得到合理高效的利用,更多快速的交通路线,为人员流动创造条件。(葛店到鄂城公共交通目前需要2小时!很不方便)。开通更多的鄂州—武汉的快速公交和定制公交。目前鄂州和武汉之间已经有多条高速,有11号先连接光谷,但还可以根据需要,开通更多的武汉-鄂州的快速交通,让鄂州各区域之间和武汉各区域之间链接起来,实现武汉-鄂州人员每天的大流动。如开通葛店沿武鄂高速到青山和临空到光谷,红莲湖到光谷的快速通勤公交,可以实现多区域之间人员流动。为武汉到鄂州上班的人提供通勤补贴,或者通勤车月票等优惠的交通。实现开车来鄂州上班的有补贴,坐车来鄂州上班的有月票的政策,通过政府力量,让更多的武汉人来鄂州工作,吸引更多的武汉人才到鄂州。 

  5.加强生活环境和教育环境建设,切实打造宜居宜学的武汉后花园,形成人口上的双城联动。 

  6.进一步加强“软同城”建设。实现民生同保,医保、公积金、教育等领域和武汉互通互认。加快推进医保、公积金等领域在武汉-鄂州的互认,更加方便的在两地生活。引入更多武汉的教育、医疗资源进入到城鄂州,打破户籍地域档案限制,两地流动人才可选择任意一地申报职称,评审结果互认,携手留下高端人才及产业人口。 

       

  主办单位市委组织部 

  会办单位葛店开发区,梁子湖区,临空经济区,市公积金中心,市交通运输局,市教育局 

  

  答复内容:                                           

  市委组织部 

  现将政协鄂州市第九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第20220143号提案提出的关于加强人才和人口引入和流动,服务鄂州“两区一枢纽”发展的建议的落实情况函告如下,请综合后一并答复代表。 

  一、武鄂公积金互通工作情况 

  两市公积金异地转移接续实现“同城转移”。2022218日,武汉、鄂州市公积金中心在全省首先实现异地接续同城转移,从政策管理和信息系统上双向发力,突破公积金异地转移接续必须在缴存地地满6个月这一限制条件,职工流动时做到了账随人走,钱随账走,进一步释放同城化政策利好,消除职工工作流动的后顾之忧。2021年至2022320日从武汉转入鄂州的公积金48笔、约62万元;同期鄂州转出到武汉的住房公积金224笔、约512万元。 

  两市公积金信息核查互通。两市公积金中心在办理住房公积金个人提取、贷款等业务时,在婚姻、征信、信用、不动产、房屋套数等方面互相提供协查和核查,防范骗提、骗贷等行为的发生。协同开展住房公积金个人贷款逾期催收、不良征信记录上报等工作。2021年至2022320日鄂州公积金中心向武汉公积金中心提供核查信息199笔次,同期武汉公积金中心向鄂州公积金中心提供核查信息230笔次。 

  两市公积金业务跨市通办。为真正实现两地住房公积金互为业务办理窗口,2021年武汉、鄂州两市公积金中心做足准备,建立了窗口直联的工作机制,成了互为窗口工作专班。2022317日,两市进一步开展互为业务办理窗口工作培训会,对双方柜面人员进行点对点的业务培训,明确了一窗办理的路径和方式,对各自最新业务流程和规则开展了讲解培训,并交换了公积金业务知识库,改造了各自业务信息系统。两市互为业务办理窗口的公积金业务涵盖了贷款信息查询、贷款职工公积金缴存使用证明、退休提取公积金以及公积金单位登记开户、公积金单位及个人缴存信息变更、购房提取公积金、开具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全部还清证明、提前还清公积金贷款等服务事项,两地公积金缴存职工可在两地公积金中心的任一窗口直接办理上述业务。武鄂两地作为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发展核心区,率先实行公积金互为业务办理窗口,今年元月至320日,鄂州公积金中心共为武汉缴存职工和武汉公积金中心直收代办住房公积金购房提取、公积金贷款等业务8笔。 

  二、武鄂公积金互认工作情况 

  两市公积金政策趋同。20211112,鄂州市住房公积金管理委员会审议通过新的住房公积金归集、提取、贷款管理办法,新的办法高度融合借鉴了武汉公积金中心的相关政策规定,结合鄂州实际,为两市职工同城同待遇打下坚实基础。 

  两市公积金中心达成原则共识,确定合作基础。2021330日,武汉公积金管理中心二级巡视员刘飞鹏、贷款管理处处长刘香等一行到鄂州公积金中心,就两地中心同城一体化发展进行了磋商和探讨,确定了坚持深化改革、创新发展、着眼长远、优势互补、互利互惠的合作原则,先易后难、突出重点、循序渐进、积极稳妥、务实推进的工作思路,初步达成政策互同、管理互动、系统互联、数据互享、风险互控、服务互鉴等六个方面的共识。2022214日,鄂州市住房公积金中心党组书记、主任吴力胜一行6人到访武汉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就深入推进武鄂住房公积金同城化发展问题,和武汉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党组书记、主任张灼,党组成员、副主任谢济全等进行了深入交流。双方一致认为,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发展是省委、省政府实施区域发展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武汉、鄂州作为武汉城市圈的核心区域,两地公积金中心要提高政治站位,找准目标定位,体现担当作为,要把战略的坚定性和策略的灵活性结合起来,找准工作切入口和着力点,以项目化推进,实体化运作为抓手,改革创新,先行先试,为武汉城市圈住房公积金同城化发展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和做法。 

  两市住房公积金异地互认互贷。当前,武汉、鄂州两地职工在购房申请住房公积金异地贷款,已取消户籍地限制,享受本地职工同等待遇。2021年至2022320日,武汉缴存职工在鄂州申请公积金异地个人贷款共149笔约5923万元;同期鄂州缴存职工在武汉申请公积金异地个人贷款41笔约1700万元。 

  三、武鄂公积金互通互认下一步工作计划 

  加快推进住房公积金数据共享和系统共建。由武汉公积金中心牵头,鄂州中心配合,在确保缴存职工个人信息安全的前提下,加快研发上线公积金同城化数据互联共享平台,推动建设理念先进、务实好用版本趋同的业务系统,以优化业务办理流程,提高业务办理效率,改善职工服务体验,计划2022年完成一期建设,实现武鄂两市公积金缴存账户状态、缴存明细、提取信息、贷款信息和单位信息等数据互享、接口注册共用。加快探索 区块链技术+住房公积金应用场景创新落地,提炼标准规范构建城市圈住房公积金区块链联盟,计划于202212月底,完成一期项目建设。实现住房公积金缴存证明、出具缴存职工住房公积金贷款异地使用证明、公积金贷款结清证明等定制上链。加快探索建立武汉城市圈住房公积金数据中心,推进武鄂公积金业务信息系统一体化部署运行,在202111月可行性论证的基础上继续开展方案研究和技术测试,向两市公积金共用一套业务信息系统的目标迈进。 

  一体化开展住房公积金异地个人住房贷款业务。加快推进偿还异地住房公积金贷款,通过同城化信息共享管理平台实现数据共享和互联互通,推进委托划扣住房公积金偿还异地住房公积金贷款于今年尽快实现。务实推进现行住房公积金异地个人住房贷款政策,积极探索异地购房由住房公积金缴存地发放贷款的新模式,如购房地公积金中心资金流动性不足时,试行由缴存地公积金中心发放公积金贷款。 

                          

站点地图.
网站标识码:4207000011 ICP备案编号:鄂ICP备05017375号   鄂公网安备 42070402000201号
政务咨询:12329 联系地址:湖北省鄂州市鄂城区滨湖南路62号 联系人:综合科 联系电话:027-60281979 邮政编码:436000
版权所有:鄂州市住房公积金中心 主办:鄂州市住房公积金中心 点击总量: